赴一场春天的约——三月十日郦文龙和他的先生们书作展开幕

HY 2021-03-10 赴一场春天的约——三月十日郦文龙和他的先生们书作展开幕 古山郦文龙

640.jpg



【策展人的话】


古山郦文龙,这是郦先生的标签。古山,是他父亲的老家。古山,也是我的老家—永康的一个千年古镇,人文荟萃,经济发达。


虽然,郦老师不会讲永康话,但家乡在他的血液里。就像他的创作,可窥见古老族群的秘密,像一幅幅画,有力度,有空间。书写,原本就像一场游戏的开始,用图案描绘所见,然后交流。我喜欢现代书风,它弱化文字的实用性,反而凸现了诗兴和建筑感,也更贴近文字的起源。


郦文龙先生六岁学书,少年跟随朱关田先生习字。大学毕业于工艺美术专业,师从中国美术学院孙晴义教授,后在浙江人民出版社从事编辑工作。壮年得遇王蘧常先生,由此往前追随,无论是康有为,梁启超、沈曾植,还是冯其庸、陈从周,都是一代文化大家,更是国家栋梁,如此渊源,不是一般可遇,而他因缘深厚,有交往,得传习,何其有幸。


640.webp (1).jpg

《碑草》 50cmx70cm  2020


又因家中种种变故,让他在生活里经历酸甜苦辣,这样的磨练,更像是宝剑淬火,不断捶打,百炼成钢。说起这些,他笑得有些苦涩,随即又释然,如此心情的转化,何尝不是人生的风景?!


书如其人,真是如此。你看,郦文龙先生的书法作品极具冲击力,栖霞一扫温婉之风,顿时有了金石之气,似乎听见钟鼓之声。更像是一种古老文明的召唤,从文字中往回走,回到苍茫大地,书中有道,道尽无穷。

【作者简介】

640.jpg


【参展作品及专家点评】


640.webp (1).jpg

《撼岳》60cmx88cm  2020


书法的本质是利用线、形构造空间,利用黑白构成营造美感。艺术在当代是融合的、交叉的,郦文龙的当代书法,可以说是书法,也可以说不是书法,而他抓住了艺术的本质,就是把自己内心的情感酣畅淋漓的展现了出来。

尤其是他秉承的那种艺术创新精神,知白守黑,线条块面的全新组合,令人印象深刻。  ——中国艺术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任平


640.webp (2).jpg

《丛碧小隐》  110cm×79cm    2020

郦文龙的当代书法有一种气度之美,他是基于中国文化、中国哲学背景下的汉字书写,其如钢筋水泥建筑之结构,酣畅淋漓之笔势,加上粗犷表象下的精微表达,这种大开大合的气韵和气势,无不散发出正大气象的中华文化意境。

它有一种装饰之美,从疏密、浓淡、大小精炼到简洁的黑白之间,绚烂至极而归于平淡,张力华丽而震撼。这种黑白构成平面装饰的意趣,体现其当代书法的精妙。——中国美术学院教授、美术报原副社长   蒋跃

640.webp (3).jpg

《散雨楼》 110cm×59cm  2020


640.webp (4).jpg

《通灵》 79cm×110cm  2020


我看了书法展的作品很兴奋,兴奋来源于感动。郦文龙对中国文字颇有研究,他运用现代构成的方式,巧妙书写,将中国文字的魂展现了出来,让人耳目一新。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   孙晴义


640.webp (5).jpg

《鹤舞》79cm×110cm  2020


640.webp (6).jpg

《鼓琴散雪,荡剑应雷》109cm×155cm  2020


郦文龙先生的跨界并不意外,他对当代书写方式的研究与实践逾二十余载,始终没有拿出来展示,只是厚积薄发吧!


郦文龙师承书法大家王遽常先生,早期做美术编辑时领略各路书家佳作不少,又喜爱收藏,宝贝不少,在传统功底厚实的基础上,探索当代书写得心应手。


郦文龙的作品中凸显出的当代感蕴藏了有序中的无序,强调了有序构成的绘画感,构图与文字内容相得益彰,给予观者强烈的视觉冲击,展现出较强的个人风格,这也与书写者个性极为相关,平铺直叙、有的放矢、直捣黄龙,这都是郦文龙的性格。  ——中国美院美术中心主任   司文阁


640.webp (7).jpg

《开通褒钭刻石》 110cm×79cm  2020



郦文龙写字登堂入室,入乎传统,同时又不拘陈法,不落窠臼。他写字用纸完全信手拈来,彩纸、牛皮纸、白报纸无所不用,反而是对常人所习用的宣纸则刻意避用。而对笔也是不甚讲究,秃笔一支,纵横恣肆,扫尽尘俗。

     

书画同源展卷轴,

大美破矩鬼见愁。

无法而法乃至法,

笔墨交错尽风流。

      

 这首打油诗取《淮南子·本经训》:“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之意,贺文龙兄作书,令当下书坛或狂怪、或作秀、或诡异之魑魅魍魉见之汗颜,故说鬼见愁。

 

以画入书,就如同中国画强调以书入画。以画入书抑或以书入画都是基于书画同源这个大传统,因而都无可厚非。   ——艺术评论家   王文杰


640.webp (8).jpg

《夏云奇峰》 110cm×79cm  2020

640.webp (9).jpg

《甩锅》79cmx110cm  2020

数千年来,汉字自史前文明时期先民们在陶器上刻画的原始文字刻画符号开始生发,采用象形、指事、会意、形声以及转注、假借等“六书”造字法,创造出充满独特智慧的汉字,并逐渐从甲骨文、金文演变至篆书、隶书、草书、行书、楷书等字体。

汉字随着整个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由繁趋简,循序渐进,演变至今;与此同时,汉字不仅仅作为中华民族通行的统一的日常语言文字交流工具,更上升至艺术高度,创造出千姿百态、博大精深的书法艺术,表达着独特深邃的东方精神与中国文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毋庸置疑,这是有别于西方文明及其文化艺术的重要艺术表达形式之一。郦文龙的书法艺术实践与探索,为研究中国当代书法艺术发展史提供了一种重要的观察维度和文献资料。

——艺术评论家  陆文华



640.webp (10).jpg《抱朴》 79cmx110cm  2020640.webp (11).jpg

《问典铸鼎》 110cmx79cm  2020


牛耕乾坤郦文龙,大写泼墨抒我胸。

王公圣草禾风起,书接天壇写人生。

——袁道厚

640.webp (12).jpg

《宝塔荘严 真身不灭》 120cm×76cm  2020

作品横扫“雾霾”,深深扎根于传统书法的学术脉络,並以演化和创新,是“打进去,再打出来”的铿锵之作,没有无病呻吟的装腔作势。

它追根到文字起源的结绳记事;它集具青铜器祭天祈地的威严和庄重;它是长期积累的薄发。

作品中饱含平面构成的元素,和色彩构成的痕迹,是中国书法创新的一次成功探索。可喜可贺!   ——浙江人民出版社资深编审    王义钢

640.webp (13).jpg

《雁鸣》   110cmx79cm   2020

640.webp (14).jpg

《叙旧邦 赋新命》 110cm×79cm  2020


今观文龙作品展,无论单件还是组合 ,无论篆隶书还是章草还是正楷,都有扑面而来的强大气场。既古朴雄浑又狂野,与文龙秉性、人格和学识修炼是一致的。


文龙对古篆的研究非常深 ,可以说其艺术绝对有创新 有高度 与众不同——视觉冲击力强 ,个人风格独特 没有第二。


文龙在中国美院学的是人物画,不是书法专业的。但他大胆跨界,对书法有独特的理解能力,他的成功与他博览群书和现代西方艺术设计理念分不开的 ,也和他长期出版社编辑工作分不开的,与他长期泡在浙江文化艺术圈、美院教授圈是分不开的 ,与他的国学、文学功底分不开的。  ——杭州寿崇德美术馆馆长   寿梦生

                                          640.webp (15).jpg

《寒香嚼诗》 120cmx89cm   2020


640.webp (16).jpg


《震响》78cmx110cm  2019

文龙书法,笔法和刀法结合用笔借鉴篆刻中钝刀冲切法,笔歌墨舞,八面出锋,线条锋锐挺劲中含厚重,沉着,雄奇的势态,章法开合有度,布局在秦汉玺的基础上,吸取了甲骨,夏商周三代青铜器铭文,汉简,古玉纹饰,及碑版等篆字进行书法创作,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和现代图像美学结合,极大地丰富了现代书法艺术的表现力。


创作中汲取南北流派,在理论研究和创作实践中取精用宏,书风蒼莽,追求内美,注重留白,虚实对比强烈。


用笔上追求王籧常先生平、涩、留、重、拙,传统中有时代感,书画家要有战略纵横家意识,纸面上要以我为统帅,冲破前人法则,革故鼎新,创作如打仗,胜利了,个人面目就出来了。   ——朱豹卿弟子   徐建君